星期三, 4月 19, 2006

香港o既"預製組件" - 對香港ITo既警惕

以下是明報二零零六年四月十九日的一篇社評內容是關於香港建築業中一些預製組件的生產及使用問題社評指出政府有意強制業界一定要使用若干比例的本地預製組件但此舉不會有預期的效果因為內地相關行業無論在質量及價格上都巳發展得比香港更有競爭力香港的建築工人不要預期政府的干預會有什麼正面的結果

閱畢這篇社評
我的腦海中即時出現香港"IT業"的將來 - 內地IT業發得越來越成熟(正如內地組件業的質量及價格都非常有競爭力)香港大部份的IT工序都巳經轉移到內地香港"IT工人"面對開工不足的問題越來越普遍

當然現在香港越來越多公司巳將部分Software Development搬往大陸
此時的我的"危機感"亦並未大得經常想這些工序轉移問題;但我們必順"居危思更危"不要到了開工不足才來想辦法

預製組件難回流 須防好心做壞事

【明 報專訊】近年,公共房屋和私人住宅的建屋量都大幅減少,本地建築工人就業困難,開工不足的情普遍。工會屢次提出,政府應規定公共工程使用本地生產的預製 組件,增加工人就業機會,政府雖擔憂這樣做會違反世界貿易組織的招標規定,仍安排房屋署推行試驗計劃,但初步反應並不理想,房署副署長馮宜萱接受《明報》 訪問時提出連串疑問,呼籲政府三思後行。我們認為,期盼建築預製組件工序回流,會像盼望紡織業工序回流一樣,很可能失望收場,政府和工會應該另謀打算,協 助建築工人轉業,例如轉做大廈維修保養。

建築預製組件工序難以回流,部分原因是勞工成本相差懸殊,內地工人每天工資不足100元,本地工人需要500至600元﹔更重要的因素是,內地生產建築預 製組件,已經建立起規模經濟,成行成市,各類配套的組件和工人應有盡有,而且技術發展迅速,早已超越香港,私人建築商根本不會考慮把工序搬回香港,政府如 果用行政規條逼公共工程承辦商使用本地組件,不但要花大量公帑補貼,還要撥出大面積的土地作工場,建築質量亦難有保證。

試驗計劃尚未完結,現階段雖未能百分百斷言本地生產建築預製組件絕不可行,但政府和工會應該有心理準備,預製組件回流之議,可能像輸入勞工帶動紡織工序回流一樣,用心良苦但成效不彰,必須作好應變安排。

香港建築工程減少是事實,一時間難以扭轉,但隨市區舊樓增加,大廈維修保養的需求與日俱增,工會和政府或許應集中精力協助建築工人轉行,改做大廈維修工程,勝於寄望預製組件回流。